從節(jié)后對部分棉紡廠和貿易商調查來看,高支紗、精梳紗和高配普梳紗的調漲幅度普遍在500-600元/噸,而低支紗和普梳紗的漲幅普遍在300-400元/噸;而下游棉坯布各輕紡市場和織布廠的上漲幅度也普遍在0.10-0.20元/米,布價的調漲幅度基本同棉紗同步。
但很多生產廠家表示,無論棉紗還是棉布的上漲只是試探性的,一方面因為無論棉紡廠還是布廠、服裝廠春節(jié)前后的原料庫存都不大,紗布和布廠節(jié)前一個月就以“去庫化”為主;另一方面1月下旬以來粘膠短纖、滌綸短纖等原料價格均觸底反彈,混紡紗和混紡布的報價也上漲,其中粘膠短纖的漲幅超過500元/噸。部分棉紡廠認為,3月份在生產廠家大量開機,部分春夏季訂單的到來,國家棉花收儲尚未結束以及公布2013年度棉花收儲價,新增貨幣一季度集中投放等等利好支撐下,棉花、棉紗或仍有小幅度穩(wěn)中上漲的動力,但5月份以來的產業(yè)鏈延續(xù)企穩(wěn)或上行的勢頭或比較困難,因此節(jié)后的上漲根基并不牢固。
據青島、廣東、浙江紹興一些做進口棉紗生意的貿易商反映,春節(jié)期間印度、巴基斯坦以及南美、土耳其等國棉紗報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,C30S、C40S棉紗的漲幅達到500元/噸以上,個別廠家棉紗CIF報價已高于國內大中型棉紡廠同規(guī)格棉紗報價,因此自1月中旬以來很多進口商棉紗出貨出現困難,庫存呈現上升。主要原因是印度國內棉花價格持續(xù)上漲,已達5個月以來高位,而且因1月份印度棉紗出口比較順暢廠家?guī)齑姹容^低。
據山東、江蘇等地一些棉紡企業(yè)測算,至正月十五前兩地中小棉紡織廠的開機率或無法達到60%,而大廠幾乎都已上班,十五前的開機率能接近70%。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:"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"
|